深圳商報記者 陳曉薇
   昨天下午,市政協五屆六次會議舉行市領導與港澳委員座談會。圍繞提升深圳城市建設發展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水平和前海開發建設,19位港澳政協委員立足深港合作和港澳先進經驗,從機場合作、人力資源合作、醫療合作、社團協會合作,以及服裝業發展、城市治堵、跨境治霾、國際學校建設、社會治理體制、金融創新等方面提出具體建議。
   市委書記王榮、市長許勤到會聽取港澳委員的意見和建議,與委員交流座談。王榮、許勤認為,港澳委員的建言實在、到位,對深圳推動現代化國際化先進城市建設有著重要價值。深圳有關部門要認真加以研究和採納,落實到具體工作當中。
   王榮、許勤表示,深圳30多年高速發展並能為國家改革開放作出貢獻,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得益於毗鄰港澳這個地理優勢。香港、澳門、深圳三地多年來始終攜手發展,優勢互補,合作共贏。進入新時期,深圳著眼於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和前海建設的“三化一平臺”改革發展方向,為深港澳深度合作提供了新的機遇。深圳要繼續利用“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優勢,學習港澳地區的先進經驗,進一步提升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水平,加快前海的開發建設。同時,希望港澳委員繼續關心、支持深圳發展,多為深圳“三化一平臺”和灣區經濟、深圳標準建言獻策,為三地繁榮創造更好的條件。
   市政協主席王穗明,副主席陳思平、王學為,秘書長趙燕民出席座談會。市委副書記戴北方、副市長唐傑也到會聽取委員發言。
   機場和區域經濟聯動發展
   香港機場管理局行政總裁許漢忠委員建議,以深圳機場新航站樓投入使用為契機,深化兩地機場的互補合作。
   許漢忠認為,香港國際機場的航線網絡以國際市場為主,而深圳機場多年來的發展以國內航空網絡為主。深圳機場和香港國際機場優勢互補。兩個機場之間也早已發展多式聯運,利用海路、陸路接駁。以深圳機場新航站樓啟用為契機,兩地可以“機場和區域經濟的聯動發展”作為深化合作的大思路,構架深港機場優勢充分互補,締造雙贏局面。
   推進港資行在前海設分支機構
   香港民建聯副主席、香港沙田區議會副主席彭長緯委員,為深化深港合作帶來多方面的具體建議,包括:加強知識產權貿易方面的合作;大力推進“落馬洲河套區”發展計劃,以便推動兩地高新科技及創意產業的發展,並促進兩地在高等教育、高新科技研發和文化創意產業的互動交流;積極推進金融合作,應儘快推進港資銀行在前海地區設立分支機構,併發放境外項目人民幣貸款,從而進一步推進雙向跨境人民幣貸款的發展;發展前海跨境雙向證券業務,讓兩地居民相互進行跨境股票買賣活動;推動深圳交易所透過與香港交易所組成的合資公司,加快發展多元化資產類別的金融產品,並逐步推進與實現深港兩地金融產品跨境發行和相互掛牌,尋求互聯互通交易與結算的方向及措施;推進深圳交易所與香港交易所就發展人民幣計價的期貨產品方面的合作。
   避免出現前海“政策泡沫”
   格林國際控股主席楊旺堅委員認為,前海目前已經出台很多政策,“普惠往往等於沒有優惠”,應儘早明確定位,把已出台未落地的重要政策落下來,防止“政策高懸不落地,過多造成泡沫”。他建議並提醒,在前海審批事宜方面,必須建立合理管理和批准程序和機制,打破條條框框,充分借鑒香港、國外有效模式開發建設前海。比如,減少企業公司登記註冊時限;提高對外國人來華就業簽證審批工作的效率,簡化審批要求及程序,以此吸引港澳台籍人才、外國專家進入前海。
   大力推動特許秘書服務
   香港中匯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集團創辦人及顧問陳道銘委員說,在公司註冊登記制度改革途中,放寬註冊登記條件後,會產生很多“皮包公司”,給不法投機者漏出很多空子,因此,更加需要加強有關部門的監管。
   當今香港的工商登記及市場監管制度,無論基礎制度和人才培訓都達世界水平,值得深圳借鑒。如國際認可的特許秘書(CHARTERED SECRETARY)是不可缺少的治理專才。香港特許秘書公司在香港成立六十多年,目前有近六千名具有國際專業資格的會員及約三千名學員,而全球很多國家也有特許秘書服務。現在香港不論公司規模大小,都需要委任不同資歷的公司秘書。目前特許秘書在內地的發展正處於起步階段。深圳應加大力度推進特許秘書的發展,更可把能獲得國際認可的特許秘書課程,加入深圳大學的專才培訓課程。
   城市國際化要有“四個一”
   安永中國主席、大中華首席合伙人吳港平委員,從軟硬實力建設的角度為深圳的國際化獻策。
   “對於城市國際化,我認為要有一個身份,一個行動,一個擁抱和一個概念。”吳港平說,“一個身份”是城市的身份,要有一個獨特的定位;“一個行動”是創新,科技、節能減排、城市和企業管理,都需要創新的理念;“一個擁抱”是擁抱數碼科技;“一個概念”是以人為本,人是一個地方最重要的資產,企業如是,城市如是,國際化城市更加如是,從人的角度考慮,國際化城市規劃自然水到渠成。
   空氣污染或“逼”走高端人才
   生態建設是很多港澳委員共同關心的話題。“空氣污染是城市國際化必須處理的問題。”吳港平委員講了一個例子,2010年一項調查顯示,每4個香港人就有1個,因為長期空氣污染而考慮離開香港。更嚴重的是,學歷越高,收入越高的人越傾向離開。
   深圳瑪莎國際健康美容管理集團總裁區綺文委員提到,去年11月8日香港垃圾場火災污染深圳空氣事件表明,深港應聯手環保和治理跨境污染。此外,深圳在治理霧霾過程中,要大力推廣使用天然氣、太陽能等清潔能源,要把政府補貼污染治理的費用,用於鼓勵和獎勵市民的低碳行動。
   增設下沉式通道治堵
   香港光陽集團總裁江學院委員認為,目前深圳交通擁堵的原因除了車輛劇增之外,道路、交通燈、單雙行線等的規劃設計不盡科學合理,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為改變規劃設計方面的存在的問題,他建議在我市中心城區的部分主幹道交叉口處,採用下沉式通道。如紅嶺路、上步路、寶安路、華富路等,自北向南穿越筍崗路、紅荔路、深南路等主幹道時,均改建為下沉式通道,即在交叉口處,將原來的路面下沉幾米。而筍崗路、紅荔路、深南路等東西向主幹道,在與紅嶺路、上步路、寶安路、華富路等交叉時,將原來的路面相應地抬高幾米,這樣,在這些主幹道的交叉口處形成簡易、微型的“小立交”。這種“小立交”投資小、工程不大、施工難度相對較小,對市容環境產生的影響也不大,卻可大大提高車輛的通行效率。
   深圳可建“禮儀之都”
   廣之道(澳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紅英委員,建議在深圳推行具有中國特色的國際禮儀文化,繼而推廣至全國。
   “試想想,為什麼今天仍有部分國民在國外總是留給世界一些禮儀上的負面印象?問題根本不是出於國民本身。”她認為,雖然當今世界已形成一些被普遍認同的禮儀習慣,但獨具特色的中國禮儀,才能表達我們數千年的歷史文化傳統。我們在制定中國特色的禮儀時,必須重點考慮其歷史背景、認受性、實施的可能性及持續性等。要制定一個可持續及具推行性的中國特色禮儀標準,可考慮組織研究團隊作可行性報告及分階段實施計劃。此計劃必須分階段推行,先以政府部門為試點,然後普及至所有幼兒園和小學,對一部分人先行先試。
   降低港資開中醫診所門檻
   港匯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馬廷強委員建議,深圳應試點降低港資開中醫診所的門檻。
   他說,目前真正能夠成功在廣東省設立合資、合作門診部的屈指可數,因為門檻太高,難度太大。光是涉及的國土、工商、環保、消防、供電、城管、教育、稅務等部門的手續,就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辦好。而在香港開中醫診所,門檻並不高。深圳可以借鑒香港這方面的做法,試點降低港資在深圳開中醫診所的門檻。
   引進國內外著名服裝設計學院
   深圳市服裝行業協會副會長陳國雄委員說,我市服裝業自主創新、創意後續力量還是不夠,行業發展和人才需要配置不合理,導致企業原創設計與製造能力,與國外服飾發達地區相比還有較大差距。
   他認為,產業鏈的專業人才培養及後續提升,是一個非常關鍵性的問題,專業人才後續支持不夠,是深圳服裝產業進一步發展的關鍵“瓶頸”。 目前深圳沒有政府成立的專業服裝院校,僅幾家私人辦制的技術院校開展服裝課程和教育,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建議政府成立地方的專業院校或引進國內外一些著名的服裝設計學院。  (原標題:發展前海跨境雙向證券業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fllprdm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